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日宣布名鼎配资,乌克兰与丹麦合作的首个无人机联合生产基地已在丹麦落成并投入运营。这一重要合作项目标志着乌克兰在推动国防工业国际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也是其与欧洲盟友深化军事技术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泽连斯基向媒体透露:我们正与多个欧洲伙伴推进联合生产计划,目前首条生产线已在丹麦顺利投产。他进一步说明:所有合作细节均已敲定,生产线现已正式运转。接下来我们计划在欧洲其他国家建立更多类似的生产设施。
这一合作源于今年7月乌丹两国签署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防御合作协议。该协议为乌克兰军工企业在丹麦设立生产基地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为此次合作铺平了道路。泽连斯基强调:我们必须团结国际伙伴的力量名鼎配资,让普京意识到必须结束这场战争。他指出,这种深度合作不仅对乌克兰国防安全至关重要,也是向俄罗斯施压、推动和谈的有效手段。
展开剩余58%乌克兰的国防工业国际化战略始于今年6月。6月21日,泽连斯基就曾宣布,乌克兰将向海外输出国防技术,并在友好国家建立武器生产线。在这一战略布局中,丹麦扮演了先行者角色。2024年,丹麦成为首个为乌克兰军工企业提供生产资金支持的国家,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丹麦模式。
除丹麦外,乌克兰的国际化合作网络正在快速扩展。目前基辅已与英国签署了无人机联合生产协议。法国外长巴罗也在7月明确表示,巴黎对与乌克兰无人机企业合作展现出浓厚兴趣和强烈意愿。
俄乌冲突爆发两年多来,乌克兰的无人机研发生产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最初改造民用无人机,到现在已能自主研制生产包括攻击型、侦察型在内的多种军用无人机系统,其技术进步令人瞩目。泽连斯基6月曾透露,乌克兰具备年产800万架无人机的技术实力,但受限于资金短缺。因此,政府正积极寻求国际资金支持,以充分发挥其制造潜力。
军事专家分析认为,在欧洲建立生产线不仅能提升乌克兰的自主国防生产能力,还能减少对外援的依赖,同时深化与欧洲国家的军工合作。这种创新合作模式很可能成为未来欧洲防务合作的新典范。随着丹麦生产线的成功落地,乌克兰正稳步推进国防工业国际化战略,预计将有更多欧洲国家加入这一合作框架,共同增强乌克兰的国防实力。
发布于:天津市睿迎网官方下载入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